首先~感謝客人讓我在以太幣挖礦顯卡荒,顯示卡價格飆漲之際讓我費盡心思再度完成了一台水冷主機作品。
這次主機硬體配置規劃非常困難,顯示卡從排隊等貨華碩 RTX3090 EK 水冷版
更換到6900XT,又再等到華碩 STRIX RTX3090顯示卡才把硬體規格定案
(A卡的6900XT顯示卡水冷頭非常的難找所以放棄!)
在四月中...高階顯示卡一卡難求,剛拿到RTX3090拆開拍照忍不住多吸了幾口顯示卡散發出來的PCB「香味」。
顯示卡水冷頭也是剛推出的產品
型號: Bykski N-RTX3090H-TC-V2
因為記憶體高溫的關係,連帶顯示卡背版也做水冷降溫,給顯存做一個好的散熱。
(上)顯示卡水冷頭本體
(中)顯示卡背版
(下)水冷頭跟背版中間水道
背版的水流帶過記憶體發熱區
GPU水冷頭特寫
就在剛剛!拆太快~~~顯卡散熱器已經被我拔下來,GPU已經重塗散熱膏了。
原本想要沿用部分原廠記憶體導熱膠條
因厚度有差導致GPU無法跟水冷頭貼合
(GPU跟冷頭只有碰到一點散熱膏)
中間還做了些許嘗試把GPU四周圍固定螺絲移除,看看是新出的產品有公差還是那邊有問題?
最後將導熱膠條換成Bykski冷頭隨附的產品,水冷頭與GPU就順利貼合。
(下圖就是緊密貼合後拉開產生的形狀)
將顯示卡背版貼完導熱膠條後蓋上去
(組裝完成後顯示卡超級紮實,跟三風扇散熱器版本重量相近)
這已經是這半年來第三台聯力 O11 XL Dynamic機殼,客人又指定不使用"水流板"要改水箱。
(客人看到我前兩台的作品太愛了又指定一次這個機殼)
振銓出品的水冷主機量不多,每台電腦規劃會因客人喜好不同,設計上有所差異。
所以馬大濕又對著裝好主機板的電腦機殼,在前面定格了三天三夜。
水泵、水路、水箱、水流計、溫度計該如何配置都是學問,該如何設計才能發揮出
ASUS STRIX 精神!
就在想破頭。。。水路該怎麼走線之際
意外發現水路搭配主機板"斜線"風格非常好看!同事也評價比起一般水平、垂直走管還要高。
CPU進水管(左邊)安裝好之後,也決定將出水管(右邊)以"X"的方式,呼應STRIX搭配主機板的設計
更重要的是!!!
水路走線兼顧閃過記憶體上方拆裝空間
到目前為先假裝插上顯卡,水泵也移動到右後方,再接上一個20公分的水箱發呆個三天評估是否有違和感。
水泵水路進出設計是:
上方為進水口、側邊為出水口
水箱底部我給了一個水龍頭~XD
本來就預計配置兩支水箱
掙扎了許久決定一支短的在顯示卡上方
此時Strix RTX3090以已經就定位了!
另一支25公分高水箱也安裝好在右方
(這個設計就跟上一台主機相同,但水箱產品不太一樣)
此時規劃水泵出水後直接拉到主機前方
直接搭配延長座將水箱固定在水冷排上
(因為到時候水箱會負載較大的重量,所以就不使用手擰頭對接)
從CPU出來的水路,大致上就這樣接回水箱(中間會加裝溫度計)
顯卡冷頭進水處也決定呼應"斜線"設計,讓水路走45度經過水流計後進水。
到這邊水路規劃的部分已經近乎完成了
(此時最後一次再跟廠商訂購料件)
下篇已完稿直接按連結觀賞:
華碩高階電競水冷主機(下)